搭上时代快车:贝塔斯曼印刷板块速记
2005-10-20 09:51: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ge yan
世界传媒巨人贝塔斯曼给人们印象最突出的可能是其图书出版、音乐与娱乐产品以及电子商务。其旗下的RTL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集团,拥有23家电视台、17家广播电台;蓝登书屋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拥有150多家出版社;古纳亚尔集团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杂志出版集团,拥有100多家报刊杂志和专业网站;音乐集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单曲唱片发行公司,在全球拥有200多家唱片公司;欧维特服务集团是世界第二大CD生产商。这些令人眼花的美誉,仿佛与传统印刷企业很难联系在一起,但贝塔斯曼却是由印刷起家的,至今仍然把印刷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2003年,贝塔斯曼的总营业收入为190.15亿美元,其中印刷板块约为35亿美元,占18.4%。其图书印刷的实力在世界印刷企业中仍然是名列前茅的。
贝塔斯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1835年7月1日,印刷商卡尔·贝塔斯曼在德国小镇居特斯洛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印刷公司,印一些和宗教有关的书。几代之后,这个印刷作坊传到莱因哈德·莫恩手中时才有些发展,后来也印了一些文化类的图书,但规模始终不大。从20世纪50年代起,贝塔斯曼迎来自己腾飞的时代,并于80年代挤进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榜单。那么贝塔斯曼是如何快速成长为世界性印刷企业的?让我们一起来审视贝塔斯曼发展轨迹。
因势利导 创建书友会
1946年,当25岁的莱因哈德·莫恩从美国人的俘虏营回到家里的时候,贝塔斯曼印刷公司正处于瘫痪状态。公司大部分设施被摧毁,只有印刷机器幸免于难。莫恩在附近一个书店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就正式上任接管这家家族式印刷出版公司。当时贝塔斯曼印刷出来的图书没有任何市场,经常是半停产状况。莫恩认为,只有能够把书最方便、最快地送到人们手中,才可能扩大图书的销售,印刷公司才能够取得快速发展。1950年6月,在莫恩的大力支持下,启用了发行部经理韦克斯福的“直销发行思路”,创建了“贝塔斯曼书友会”,把图书直接送到读者手中。直销给贝塔斯曼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年后书友会会员达到10万人,1954年,会员达到100万,1960年攀升到300万,顺利地给贝塔斯曼带来了第一次大发展。图书销售快速增长,印刷企业自然发展迅猛,1956年,贝塔斯曼首创了从凸版印刷到胶印技术的转变,至今贝塔斯曼的下属企业莫恩特鲁克印刷公司仍然稳坐欧洲胶印公司的头把交椅。
据权威资料统计,今天遍布全球的贝塔斯曼各类会员多达5500万人。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市场也是采取书友会的方式。到2004年底,估计贝塔斯曼在中国的会员也将突破200万大关。这些遍布全球的会员,给贝塔斯曼带来的发展机遇,恐怕谁也难以估计。
顺应潮流引入股份制
随着书友会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1956年,贝塔斯曼成立了印刷集团公司。1962年,贝塔斯曼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并大获成功,世界印刷出版界刮起了“贝塔斯曼风暴”。1969年,贝塔斯曼购入汉堡印刷公司,并以此进入了期刊印刷、出版领域。贝塔斯曼发展越来越快,莫恩于1959年倡导分权管理结构,成立了独立的利润中心。1960年,他将公司基本信念整理成“贝塔斯曼原则”,经过几年不断修改与完善后,凝结成了“贝塔斯曼精神”。“贝塔斯曼精神”主要包括企业团队精神、中心管理和社会责任。正是“贝塔斯曼精神”,使莫恩觉得贝塔斯曼不仅仅是贝塔斯曼家族的贝塔斯曼,更是整个社会的贝塔斯曼。1971年,莫恩将贝塔斯曼转变为股份公司,完成了一个传统家族式企业向董事会领导的现代化企业的过渡。1977年,莫恩又建立了贝塔斯曼基金会,并于1993年,把自己名下70%的股票给了基金会,由此杜绝了其后代染指公司业务的可能,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独立自主的经营权。
贝塔斯曼进行股份制改造后,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贝塔斯曼印刷从德国走向世界,在西班牙、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设立大型印刷公司,其中Mohndruck的胶印技术在世界领先,Maul-Belser的凹版印刷在欧洲占据首位,Manufacmrers在美国的生产力每天超过100万册,Media则于2002年投入了世界上第一台64页平片转动机。贝塔斯曼在20世纪80年代挤进了世界企业500强,成功实现第二次腾飞。
与时俱进进军互联网
当世界进入到信息时代的时候,贝塔斯曼迅速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机遇,成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最大的赢家。早在1994年,当大多数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贝塔斯曼用5000万美元一举购入了AOL5%的股份,并占有了AOL欧洲公司95%的股份,之后这5000万美元投资就像过山车一样急速上升,在2000年顶峰时候一度曾达到了105亿美元。贝塔斯曼的印刷板块也及时搭上了时代快车,取得了快速发展。贝塔斯曼印刷分布在欧维特、古纳亚尔及斯普林格三大集团当中,在欧维特服务集团中占近50%的份额,在古纳亚尔集团中占21%,在斯普林格中占10%。
2000年,贝塔斯曼印刷与传媒同行,当贝塔斯曼通过其旗下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版社蓝登书屋登陆印度之时,其印刷子公司欧维特也在印度与飞鸟集团建立了合资企业。1995年,贝塔斯曼在上海建立了“贝塔斯曼书友会”。2002年1月,贝塔斯曼前CEO托马斯在旋风式访华后,与上海印刷集团和上海包装集团就成立合资印刷企业签订了意向书,尽管后来因托马斯辞职而暂时搁浅,但贝塔斯曼印刷登陆中国市场应该只是迟早的事了,因为拥有十几亿人口而印刷业又并不发达的中国市场一直是贝塔斯曼印刷的梦想之地。
尽管现在贝塔斯曼在世界500强榜单中被划分在娱乐类别中,但其几任CEO都是出身于其下属的印刷企业中,莫恩的接任者伍斯勒及贝塔斯曼的新经济英雄、前 CEO托马斯都是从贝塔斯曼最大的印刷企业莫恩特鲁克公司脱颖而出的。现任CEO蒂伦,从1985年就在欧维特印刷公司任经理,当时仅有1万名员工,每年完成销售额大约7.5亿美元,而到2003年时,欧维特已经有六十多家子公司,员工近3万人,年销售额达35亿美元,业绩增长近5倍。
我们可以相信,插上时代进步的翅膀,处于传媒产业链条核心位置的贝塔斯曼印刷,一定会跟着贝塔斯曼传媒帝国的步伐越走越远,也会给世界印刷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