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实施ERP:不仅是当局者迷的问题
2005-10-20 09:53: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ge yan
ERP的宣传及推广的市场环境不成熟
ERP是的核心是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它是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当经历了简单经济学(简单的加减法如价格差、时间差来达到资源增值,如囤积积奇),组合经济学(资源的规模化和对不同类型资源的排列组合,如工业流水线等)再到集成经济学(强调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过渡到对过程的优化重组)的时候,BRP便应运而生了。
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绝大多数管理者对ERP的认识被泛化与庸俗化了:凡与管理相关的软件都被称为ERP;一两个人开发一套软件也就敢称ERP。相关例子是俯首可拾的,笔者近日在昆山采访某台资企业代表,偶然谈到ERP,他在将“ERP”脱口而出后,紧接着便是“运用在财务系统上”。方正全略的研发者陈俊江则认为很多企业在一段时间里,所谓上ERP,实际上的是办公系统。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ERP的推广的市场环境不够成熟,即便当企业选择到了合适的印企供应商后,如何实施之,就成为摆在企业的高层面前的一个难题。实施得不好,也会导致ERP走向失败,据了解在国外ERP的成功率也仅有20%左右,难怪有人戏称上了ERP是“找死”!
日本提出的企业实施ERP的示意图
从ERP实施的理论环境来看,笔者认为,随着媒体的推动,已经有所好转,其中《印刷经理人》杂志上开辟专栏,已登载数篇关于ERP的系列文章,同时,《上海印刷》、《印刷杂志》、《今日印刷》等杂志、《包装印刷商情》《新闻出版报》等报刊都刊登过关于 ERP的介绍或者理论探讨文章。不过,整体而言,这些文章大多是以供应商或者实施企业的角度而出发,往往缺乏第三方的观点,总体而言,在印企ERP领域里,国内尚未形成理论争鸣的气氛,具体而言目前国内仍然很缺乏从业者、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印企ERP的理论或实施进行总结和归纳,有一定见解者大多其本身就是印企ERP的研发者或者实施者。
因此笔者认为,说印企ERP在理论上成熟恐怕是为时过早,即便成熟也是在个别供应商的理论体系里。近日国内的两大印企ERP供应商“科印ERP”的研发机构科网联公司的销售经理廖利雄、“方正全略”研发者陈俊江(隶属于方正集团下的方正电子)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均认为印企ERP的研发和推广在中国属于“开天辟地”的事情。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