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斯道拉·恩索集团CEO康佑坤
2010-05-31 00:00:00.0 来源:网易财经 责编:Quincy
- 摘要:
- 全球最大的包装纸板制造商斯道拉·恩索集团从事的是被认为重污染的造纸业却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政策,传统制造业应该怎样适应新兴市场的需求? 斯道拉·恩索集团首席执行官如何判断业界未来走势?网易财经专访斯道拉·恩索集团CEO——康佑坤。
【CPP114】讯:2010年5月,网易专访全球最大的包装纸板制造商斯道拉·恩索集团首席执行官——康佑坤。全球最大的包装纸板制造商斯道拉·恩索集团从事的是被认为重污染的造纸业,却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政策——包括不砍伐雨林,不碰湿地和溪流。 传统制造业应该怎样适应新兴市场的需求?康佑坤说我们采用可再生资源,产品也是可回收的。斯道拉·恩索集团首席执行官如何判断业界未来走势?康佑坤觉得纸不会消亡。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的市场份额将缩小。
记者:我们知道,您之前曾多次访问中国。此次前来中国,带来什么新的投资意向吗?
康佑坤:首先,我要感谢你的溢美之辞。我早在1994年便来到中国,至今已经来过很多次,但每一次来,我仍然感到惊讶并且印象深刻。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
记者:目前参观过哪些中国的造纸厂?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康佑坤:事实上我们参观过不止一家造纸厂。苏州的去过,河南的也去过。工厂令人印象深刻,工人素质高,大多数工人素质都很高。
记者:能谈点细节吗?您对于中国人的印象?
康佑坤:没问题。中国人精力极为充沛、专心致志、进取心非常强。我觉得我们欧洲人,包括我自己都应该向中国人学习。
记者:真的吗?
康佑坤:没错。
记者:中国造纸业连续8年高达18%的增长率,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造纸量最大的国家。您是否认为中国的造纸行业对全球的造纸业造成了压力?
康佑坤:怎么说呢,我在全球技术领先的公司工作了25年,从许多方面来说,造纸工厂并不算是全球性的。造纸市场主要还是地区性的。我这么说吧,中国造纸同行竞争力非常强。低估他们的实力将铸成大错。无论我们在中国做了什么,将来打算怎么做,我们都要注意一点,避免竞争趋同,专注于我们独有的。要做的比我们的中国同行更好。
记者:中国的造纸行业对全球的造纸业造成了何种压力?
康佑坤:我不在意竞争。我已经在充满竞争的行业中生存了好多年,有时候感到竞争压力是件好事,因为跑的更快,脑子转的更灵,并试图避免产品的同质化,专注于你做得而别人做不得的产品,这样就能避免竞争的同质化。
记者:因此您认为,对于造纸业来说,竞争是件好事?
康佑坤:对于企业效益和顾客利益来说都是件好事。
记者:斯道拉·恩索集团作为欧洲最大的造纸商,有什么好的行业经验与中国造纸商分享?
康佑坤:嗯,我倒更愿意把我们的经验教训拿出来跟全中国的人共享。因为我们能够适应变革。我们公司在世界上也曾经历过大风大浪,几经沉浮。我想,如今我们又面临重大转折。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市场也将面临这一转折。
记者:值此变革之际,您对于中国造纸业同行有什么建议吗?
康佑坤:从1994年起,我们造访了中国许多次。要我说,我成了中国这个大社会谦卑的小学生。我经常跟我的部下说,到了中国,我们便要始终牢记学习。是的,我想把我这么多年来在造纸、包装、软件行业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我觉得重要的是,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我们与中国的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想,当我们共事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种双赢的局面,不仅有利于中国消费者,同样也有利于斯道拉·恩索集团。
记者:斯道拉·恩索集团已经是业务遍布全球的造纸业巨头,我们也了解贵公司有着优秀的管理队伍。贵公司是如何做到与当地资源有效结合的?
康佑坤:嗯,这都与人有关,对吧。是人创建了公司,人研发创新。机器没办法创新。所以我想,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你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远离母公司建立当地公司时,需要能够展示各自的学识,吸引优秀而忠诚的人才,培植当地的资源。所有这些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新生代雇员,他们非常聪明,善于学习,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取胜的秘诀:愿意接受新事物,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记者:因此,您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康佑坤:没错。
记者:在与中国合资建厂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康佑坤:这要视我们合作的方式而定。我们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与广西自治区的合作,建立一家工厂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可回收的纸浆。我们的挑战在于,这个项目非常庞大。我们很欣慰的是,在当地各方面力量的配合下,这个项目能够启动。这也许是我们在中国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家工厂。我们的业务涉及千百万人的生活。因为有这个种植园。我们必须尊重并负起改变他们家园的责任。我们也必须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转型。我们有一套行为准则,如果我们到了广西,切记,要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为全世界作出榜样。而且,有时候,人们有误解,以为建一座工厂很复杂。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建一座厂房那么简单。
记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公司就已经在欧洲等主要地区关闭或出售工厂,包括在德国、芬兰、波兰、澳大利亚、瑞典、波罗的海、爱沙尼亚和捷克等国关闭工厂,但同时却加大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工厂建设与资金投入,公司为何做出一减一增的布局,出于何种考虑?
康佑坤:问的好。其实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不得不关闭欧洲的工厂。德国、芬兰、瑞典等地。原因所在?因为市场需求低迷,远远小于我们的产量。为了公司的长远计,我们很早就着手这些工作,并采取措施支持安置工人。几乎与此同时,我们在欧洲艰难退出之际,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市场投资未来,像中国、巴西等国。这就是生意之道。不能死守在一个市场,还要扩展其他市场。我们造纸行业的魅力之处就在于,我们来自于技术源头,很多最新的技术都是从欧洲发源流向中国或亚洲的。我们在中国经营业务的并不是从欧洲转移过来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在中国取得成功,我们在欧洲的竞争力也会增强。我想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案例。不仅欧洲人对我们在中国投资持正面评价,中国人对我们在欧洲的业务也持正面看法。
记者:造纸行业是一个污染很重的行业,斯道拉·恩索集团如何确保生产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的技术?
康佑坤: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拿我们做优质纸包装业务来说吧。我们采用可再生资源,产品也是可回收的。仅仅因为低劣的包装方式,全世界每天浪费40%的粮食。每年1亿吨的塑料被弃置于地。我们提供可替代方案。你看一下北欧国家,那里的国家使用可再生资源比例为全世界最高。整个欧盟是6%,瑞典和芬兰分别是25%和28%。大量的可再生技术出自我们行业。因此我认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替代方案。我们只是需要与各方面开展沟通,当然这也包括消费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这么做不为了气候变化,而是为了我们的星球。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可再生技术。
记者:那么有什么创新科技可以为我们介绍的吗?
康佑坤:非常多。技术创新最佳的表现在于其产品。但说到我们行业的话,我们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培植我们的资源,怎么样保护环境,采用原生纤维,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节省能源,生产我们的产品,如何减少我们的用水量。我想告诉你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复印机我们每天都在用,里面有一小块塑料。我们现在生产的那块塑料是可生物降解的。所以,下次去店里买不要再买塑料块了。这对我们的星球不好。
记者:真有意思。我之前从来不关注这些。
康佑坤: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需要学会告诉大家这些事实,非常生动。
记者: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传统纸业市场出现萎缩,斯道拉·恩索集团开始有计划地关闭传统造纸厂和减少纸张生产,专业经营拳头产品——液体包装。这是否说明斯道拉·恩索集团对未来纸制品的市场持悲观态度?
康佑坤:绝非如此。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我20岁那年开始看到报纸,我会一直看一辈子报纸。我儿子今年25岁了,但是他不读报纸。所以你必须面对世界的现状,媒体已经开始动手,将来也会改为非纸质媒体。但这没关系,在这些市场上还是可以取得成功,获得利润。公司的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在增长的市场增长,中国、拉丁美洲,在纤维材质包装领域增长。我们必须要抛弃塑料,改用纤维材质包装。
记者:您认为,何种纸包装产品将在未来消失?何种产品产生的垃圾最多?
康佑坤:这取决于时间。我们公司是一家将近八百年历史的老店了。我们知道,纸是很久以前在中国,在此处发明的。我觉得纸不会消亡。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的市场份额将缩小。 还有其他类型的纸,办公用纸、用于其他媒介的纸等等。这些纸的未来更明朗。但,不要忘了我说过的塑料。这个趋势确实已经变了,不会再用塑料了。
记者:今年是瑞中建交60周年,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
康佑坤:首先,我认为两国伙伴关系的魅力在于不仅在于瑞典作为北欧国家与中国在很强的互补性,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增长来自中国,比世界其他地方还要多。其次,我国相对来说是小国,这种互补性从各层次各角度来说都是很明显的。通过学习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相互交流创新理念可以看出,双方都非常乐于向对方学习。没人来教我们。把你们的知识与经验与我们共享,创新就是这么来的。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康佑坤:谢谢。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斯道拉恩索广西百亿造纸项目须过环评大考
斯道拉恩索康佑坤出席瑞中建交60周年活动
斯道拉恩索扩大可生物降解包装纸板产品系列
记者:我们知道,您之前曾多次访问中国。此次前来中国,带来什么新的投资意向吗?
康佑坤:首先,我要感谢你的溢美之辞。我早在1994年便来到中国,至今已经来过很多次,但每一次来,我仍然感到惊讶并且印象深刻。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
记者:目前参观过哪些中国的造纸厂?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康佑坤:事实上我们参观过不止一家造纸厂。苏州的去过,河南的也去过。工厂令人印象深刻,工人素质高,大多数工人素质都很高。
记者:能谈点细节吗?您对于中国人的印象?
康佑坤:没问题。中国人精力极为充沛、专心致志、进取心非常强。我觉得我们欧洲人,包括我自己都应该向中国人学习。
记者:真的吗?
康佑坤:没错。
记者:中国造纸业连续8年高达18%的增长率,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造纸量最大的国家。您是否认为中国的造纸行业对全球的造纸业造成了压力?
康佑坤:怎么说呢,我在全球技术领先的公司工作了25年,从许多方面来说,造纸工厂并不算是全球性的。造纸市场主要还是地区性的。我这么说吧,中国造纸同行竞争力非常强。低估他们的实力将铸成大错。无论我们在中国做了什么,将来打算怎么做,我们都要注意一点,避免竞争趋同,专注于我们独有的。要做的比我们的中国同行更好。
记者:中国的造纸行业对全球的造纸业造成了何种压力?
康佑坤:我不在意竞争。我已经在充满竞争的行业中生存了好多年,有时候感到竞争压力是件好事,因为跑的更快,脑子转的更灵,并试图避免产品的同质化,专注于你做得而别人做不得的产品,这样就能避免竞争的同质化。
记者:因此您认为,对于造纸业来说,竞争是件好事?
康佑坤:对于企业效益和顾客利益来说都是件好事。
记者:斯道拉·恩索集团作为欧洲最大的造纸商,有什么好的行业经验与中国造纸商分享?
康佑坤:嗯,我倒更愿意把我们的经验教训拿出来跟全中国的人共享。因为我们能够适应变革。我们公司在世界上也曾经历过大风大浪,几经沉浮。我想,如今我们又面临重大转折。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市场也将面临这一转折。
记者:值此变革之际,您对于中国造纸业同行有什么建议吗?
康佑坤:从1994年起,我们造访了中国许多次。要我说,我成了中国这个大社会谦卑的小学生。我经常跟我的部下说,到了中国,我们便要始终牢记学习。是的,我想把我这么多年来在造纸、包装、软件行业的经验传授给大家。我觉得重要的是,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我们与中国的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想,当我们共事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种双赢的局面,不仅有利于中国消费者,同样也有利于斯道拉·恩索集团。
记者:斯道拉·恩索集团已经是业务遍布全球的造纸业巨头,我们也了解贵公司有着优秀的管理队伍。贵公司是如何做到与当地资源有效结合的?
康佑坤:嗯,这都与人有关,对吧。是人创建了公司,人研发创新。机器没办法创新。所以我想,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你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远离母公司建立当地公司时,需要能够展示各自的学识,吸引优秀而忠诚的人才,培植当地的资源。所有这些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新生代雇员,他们非常聪明,善于学习,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取胜的秘诀:愿意接受新事物,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记者:因此,您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康佑坤:没错。
记者:在与中国合资建厂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康佑坤:这要视我们合作的方式而定。我们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与广西自治区的合作,建立一家工厂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可回收的纸浆。我们的挑战在于,这个项目非常庞大。我们很欣慰的是,在当地各方面力量的配合下,这个项目能够启动。这也许是我们在中国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家工厂。我们的业务涉及千百万人的生活。因为有这个种植园。我们必须尊重并负起改变他们家园的责任。我们也必须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转型。我们有一套行为准则,如果我们到了广西,切记,要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为全世界作出榜样。而且,有时候,人们有误解,以为建一座工厂很复杂。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建一座厂房那么简单。
记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公司就已经在欧洲等主要地区关闭或出售工厂,包括在德国、芬兰、波兰、澳大利亚、瑞典、波罗的海、爱沙尼亚和捷克等国关闭工厂,但同时却加大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工厂建设与资金投入,公司为何做出一减一增的布局,出于何种考虑?
康佑坤:问的好。其实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不得不关闭欧洲的工厂。德国、芬兰、瑞典等地。原因所在?因为市场需求低迷,远远小于我们的产量。为了公司的长远计,我们很早就着手这些工作,并采取措施支持安置工人。几乎与此同时,我们在欧洲艰难退出之际,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市场投资未来,像中国、巴西等国。这就是生意之道。不能死守在一个市场,还要扩展其他市场。我们造纸行业的魅力之处就在于,我们来自于技术源头,很多最新的技术都是从欧洲发源流向中国或亚洲的。我们在中国经营业务的并不是从欧洲转移过来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在中国取得成功,我们在欧洲的竞争力也会增强。我想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案例。不仅欧洲人对我们在中国投资持正面评价,中国人对我们在欧洲的业务也持正面看法。
记者:造纸行业是一个污染很重的行业,斯道拉·恩索集团如何确保生产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的技术?
康佑坤: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拿我们做优质纸包装业务来说吧。我们采用可再生资源,产品也是可回收的。仅仅因为低劣的包装方式,全世界每天浪费40%的粮食。每年1亿吨的塑料被弃置于地。我们提供可替代方案。你看一下北欧国家,那里的国家使用可再生资源比例为全世界最高。整个欧盟是6%,瑞典和芬兰分别是25%和28%。大量的可再生技术出自我们行业。因此我认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替代方案。我们只是需要与各方面开展沟通,当然这也包括消费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这么做不为了气候变化,而是为了我们的星球。我们有着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可再生技术。
记者:那么有什么创新科技可以为我们介绍的吗?
康佑坤:非常多。技术创新最佳的表现在于其产品。但说到我们行业的话,我们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培植我们的资源,怎么样保护环境,采用原生纤维,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节省能源,生产我们的产品,如何减少我们的用水量。我想告诉你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复印机我们每天都在用,里面有一小块塑料。我们现在生产的那块塑料是可生物降解的。所以,下次去店里买不要再买塑料块了。这对我们的星球不好。
记者:真有意思。我之前从来不关注这些。
康佑坤: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需要学会告诉大家这些事实,非常生动。
记者: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传统纸业市场出现萎缩,斯道拉·恩索集团开始有计划地关闭传统造纸厂和减少纸张生产,专业经营拳头产品——液体包装。这是否说明斯道拉·恩索集团对未来纸制品的市场持悲观态度?
康佑坤:绝非如此。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我20岁那年开始看到报纸,我会一直看一辈子报纸。我儿子今年25岁了,但是他不读报纸。所以你必须面对世界的现状,媒体已经开始动手,将来也会改为非纸质媒体。但这没关系,在这些市场上还是可以取得成功,获得利润。公司的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在增长的市场增长,中国、拉丁美洲,在纤维材质包装领域增长。我们必须要抛弃塑料,改用纤维材质包装。
记者:您认为,何种纸包装产品将在未来消失?何种产品产生的垃圾最多?
康佑坤:这取决于时间。我们公司是一家将近八百年历史的老店了。我们知道,纸是很久以前在中国,在此处发明的。我觉得纸不会消亡。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媒体——报纸、杂志等的市场份额将缩小。 还有其他类型的纸,办公用纸、用于其他媒介的纸等等。这些纸的未来更明朗。但,不要忘了我说过的塑料。这个趋势确实已经变了,不会再用塑料了。
记者:今年是瑞中建交60周年,您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
康佑坤:首先,我认为两国伙伴关系的魅力在于不仅在于瑞典作为北欧国家与中国在很强的互补性,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增长来自中国,比世界其他地方还要多。其次,我国相对来说是小国,这种互补性从各层次各角度来说都是很明显的。通过学习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相互交流创新理念可以看出,双方都非常乐于向对方学习。没人来教我们。把你们的知识与经验与我们共享,创新就是这么来的。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康佑坤:谢谢。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斯道拉恩索广西百亿造纸项目须过环评大考
斯道拉恩索康佑坤出席瑞中建交60周年活动
斯道拉恩索扩大可生物降解包装纸板产品系列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