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张林桂:看美图、读故事、学管理、悟文化

2011-11-23 10:19:48.0 来源:CPP114 责编:江佳

摘要:
2011年11月14日,知名印刷经理人原北京华联印刷董事长、现任鸿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昊天国彩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林桂先生新作《润物细无声——我的企业文化管理思考》的首发仪式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上正式拉开序幕。张林桂先生在仪式上讲话,讲话内容如下:
  企业文化载体贯穿全书,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目的是希望能够向各位读者阐明我的一个观点,即企业文化不是庙宇高堂里的学问,不是空灵神秘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神秘的企业文化,常常是人为的,并且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导致管理者疏离员工。正如本书的腰封所说“企业文化是俯首可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日日相伴的。文化千万不需要太高深,文化一定要落地。如是,只要我们用心管理和解读,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载体,并且分分秒秒都可以创造。
  
  说起本书的写作动机,我有必要介绍一下。此前我到美国、日本去参观和旅游。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此行要看几个国家的山水,看他们的教堂,美术馆还有公园,参加他们的活动,买他们的纪念品,从中体味他们国家的文化。”文化!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去外国旅游,是从景物、人物、产品的活动中体味那个国家的文化的,也就是景物、人物、产品是那个国家文化的载体。那么,大家想想,这些载体有无可能出现在个体的印刷企业身上呢?大家也许会觉得不可能。可能与不可能的区别在于你是否将载体纳入管理的范畴,用心经营,可以让它们其具有了文化和艺术品格,并且通过写作、通过演讲,通过广告,通过著作等方式来解读。传播得多了,就会有影响力;解读得深,并且恰如其分,企业的文化载体,就会显出其非凡的意义,并且为整个行业乃至社会所欣赏。这点,我已经有所实践,并且在《润物细无声——我的企业文化管理思考》一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换句话说,印刷企业也可能出现自己的加了双引号的自由女神像、独立战争纪念雕塑,只不过影响力较小。但是,影响力广泛否,在于解读和传播,同时在于载体自身的文化内涵是否深厚!
  
  此外,此前我出版过的《5%成败论》和《立即行动》,有不少文章曾在业内媒体公开发表过,本书所编选的文章除了一两篇文章公开发表外,均为专门为本书创作,即基本上是读者从未读过的文章;所有文章均是第一次编入书籍。
  
  为本书作序的三位高等院校和出版、文化界的领导是我事业上的好朋友,包括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谢安庆;北京印刷学院前校长,现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秘书长曲德森;曾获莱比锡“世界最美图书”银奖的著名画家刘玉山。他们在序中高位地思考企业中的文化,探讨如何让文化的力量发威,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刘玉山老师在序中说:“这本书的读者群不应该只是印刷企业,而是所有的企业,因为任何企业都有办公楼及墙面、行政区、会议室,员工、产品”、“这本书的读者群,也不应该只是企业人,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感悟一二”。
  
  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说起来,我感觉仿佛千言万语也无法说清其中的感动。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不管是出版社,还是我的家人、朋友,客户,同事,还是今天到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展商、媒体老师们。他们人数众多,请谅解,时间关系,我无法一一读出他们的名字。我再一次上路了,我将用更真挚的爱和友谊来报答大家对我的厚爱。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今天的光临!
  

张林桂新书首发仪式引人注目  
分享到: 下一篇:传统印包企业如何进军电子商务?

版权声明:本文系cpp114独家稿件,版权为cpp114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华印刷包装网)及作者,违者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