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山东临沂环保“一刀切” 割了谁的肉?
2019-09-17 17:06:00.0 来源:侠客岛 责编:彭皖春
- 摘要:
- 400余家板材企业被迫集中停产,25家货运停车场除1家兼顾公交车停放而正常运营外,其余全部停业整顿,部分街镇餐饮企业亦大面积停业……
再算一笔经济账吧,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
不少人买净水器和纯净水,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若是把钱集中起来,去保护饮用水的水源地,那会是什么效果呢?
净水器用五年、十年就可能成为需要被处理的垃圾,但水源地只要在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维护,“放任自然”,就可以为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水。这个账,就算没有数据支撑,但道理上也没毛病。
某种意义上说,日趋从严的环境规制,其实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
无论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还是开展“污染攻坚战”,都是在大幅度增加公共生态环境产品供给,旨在让所有人,都可以无门槛地享受到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也是民生。从根本上讲,这两者并不冲突。
官帽问题
这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显加码。一个重要表现是,地方主政官员的入场参与并直接挑起环保监管大任。
中央环保督察问责、“蓝天保卫战”等专项行动的严格要求,让地方政府时刻不敢松懈。
但任何一个发展模式的转变都难以克服“惯性”,这个“惯性”很大部分源自头脑中的固定思维,以及官僚体系始终难以克服的“惰性”。而且在转变发展模式的压力之下,官僚体系往往会滋生出抵抗心理,以求自保。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度,对上则是“形式主义”,对下则是“官僚主义”。这在中国压力型的行政体系中,更容易滋生问题。
于是,压力层层传导,令地方应接不暇,就只得临时抱佛脚应付上级任务。谁都不愿和上级硬碰硬,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那在官僚体系内是没法生存的。因此,必须学会“虚与委蛇”。
我们见到的就是近些年,不少地方为了应对上边的环保压力,奇葩对策层出不穷,抄袭整改报告、刷漆、盆栽代替绿化等等不断刷新人们想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地方和个人的作风问题,但另一方面,如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普遍现象,则应该反思政策制定和监督是不是脱离了地方工作实际,无视基层治理规律,政策执行太操之过急。
临沂也没能逃出这种“猫捉老鼠”的逻辑。
比如,临沂市兰山区的板材企业、餐饮企业、货运停车场在配套设施方面已经符合环保标准,仍被强制停业整顿。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做法。
“一刀切”的逻辑就是“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治理污染效果暂且不论,但对干扰民生、打击相关产业的积极性来说,实属立竿见影。
前些年,环保部门一直是弱势部门,人财物集中在省市一级,经费和人员配比相当不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环保痼疾,在近几年突然变成“三大攻坚战”等紧迫的政治任务。一方面是几十年的环保痼疾和官员头脑里的思维定式,另一方面是紧迫的政治任务,在我们这个压力型和动员性体制下,很容易变成过度执行。
比如,央、省两级的环保督察和专项督察,是否可以进行更好的政策辅导,让基层更准确地掌握政策执行的“度”。环保政策的落实是否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其他民生、经济等部门,达到系统性的最优和平衡等等。
说到底,环保的本质还是一个民生问题,必须要明确人民本位。高质量发展绝不应该变成民生的对立面。我们说光有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不行,那是前几十年我们犯过的错,但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也不行,没有经济发展做支撑,最终也会变成恶水穷山。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