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直面印刷包装制造产业的“危”与“机”
2022-05-24 19:02:56.0 来源:cpp114 文/覃子喻 责编:张晓丹
- 摘要:
- 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首破万亿。预计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
02 疫情下的企业机遇
印刷包装企业如何“绝处逢生”,重构竞争优势?——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新一轮变革提供了契机。疫情给了很多企业考验,也给了很多企业希望。
2021年,印别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7.442.3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量的0.58%,增速未达到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实现利润总额428.4亿元,同比减少0.4%,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0.49%,盈利严重承压。
受疫情持续反复、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以及“双碳”“双减”“限塑”政策等多轮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印刷包装规上企业亏损总额增幅加大,利润率续创新低,企业进入震荡洗牌期。
更为艰难的是,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中小企业占比超过60%。
据报道,《经济观察报》此前对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联合调研。调研显示:近52%企业认为本轮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更严重,其中订单下降,原料不足、上游企业供应存在中断,人工成本负担过重,客户拖欠账款是最突出的四个表现。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占大多数的印刷包装行业。
印刷包装企业如何“绝处逢生”,重构竞争优势?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新一轮变革提供了契机。
疫情导致企业延迟复工,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也使企业深刻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这一“迫在眉睫”的变革任务。
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创新发展,鼓励并引导重点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平台用平台,把企业间的生产、仓储、产品、供应商、客户等信息紧密连接起来,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推广普及,将使企业以更高效、敏捷的速度应对危机,找到出路。
而在生产环节上,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改变目前传统生产方式与产业形态,加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建设,摆脱传统人力手工对产能和效率的束缚,极大降低对人力的依赖,确保企业的生产和运作不会轻易受到疫情、事故、人员变动的影响。同时,在系统调度上,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灵活性和准确率。
版权声明:本文系cpp114独家稿件,版权为cpp114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华印刷包装网)及作者,违者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