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高峰会观点:PCB产业期待重新认识
2005-07-25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包网 责编:ge ran
作为IT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印制电路板(PCB)起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哪里有电子产品,哪里就有印制电路板。日前在北京举办的“2005国际PCB高峰会”上,来自国内外众多的PCB业内专家,对这一点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同时,与会专家也呼吁产业界人士应对PCB业重新认识。
我国印制电路板并未饱和
中国的印制电路产业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20余年间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PCB生产大国。目前,我国PCB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印制电路和覆铜箔不仅产值与产量将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技术水平也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已经趋于饱和,而且这样的观点早在10年前就有了。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龙基表示,这个观点是十分不准确的。他说,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软件及系统集成的销售、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增长均在40%-45%之间。而我国的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幅度,PCB业增长最快的2004年其增幅也小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幅度5个-10个百分点。因此,印制电路板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分析说,从1990年至2010年中国印制板产量、产值的发展与预测中可以了解到:技术水平低的单面板和双面板的发展近些年呈现平稳状态,增长幅度不大;而多层板尤其是HDI板的产量在迅速提升,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另外还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中国的挠性板尤其是刚挠板,其产量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IC封装载板、高密度互连HDI板、母板、高频微波板、金属基板和厚铜箔印制板、埋入无源元件的印制板等,国内还在研发或起步阶段;光电印制板、纳米材料制作布线的PCB等等这些在世界上已经面市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我国的企业还没有列入议事日程。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印制电路生产单面和双面板相对饱和。而HDI板、封装基板、多层挠性和刚挠性板、特种印制板等等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至于国际上前沿的新品我们还没有起步,更是有追赶的余地。为此,有关人士呼吁,政府的主管部门对相对饱和的单面、双面板以外的国内刚起步的各类先进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的产品应给予鼓励和政策倾斜。
PCB行业不是污染行业
在此次的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一再澄清:PCB行业不是污染行业。王龙基告诉记者,PCB行业在三四十年之前确实是污染行业,但近一二十年当中,随着产品的发展、工艺的提升、企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大型或较大型的PCB企业,包括国有的、民营的、股份制的、合资的与独资的企业都高度重视环保,相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治理环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整体来说,离PCB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向国家发改委推荐的“资源再生,循环经济”的项目已经通过专家的鉴定,被评为“成功范例,建议在全行业推广”。这意味着我国PCB工业已拥有废水处理回
用、铜等废液“零”排放(污染)的生产技术,我国PCB行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PCB生产的无铅化更是PCB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南京依利安达总经理叶云水表示,PCB产品一定要环保,因为我们要进入欧洲及日本市场,无铅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作为PCB上游行业的覆铜板企业的代表刘述峰表示,随着日本、欧洲无铅化脚步的日益临近,国内企业包括PCB上下游企业,必须现在就做准备,以免在无铅化的博弈中失去市场机会。虽然这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是大势所趋,是每个PCB企业不容回避的。
逐渐形成行业自律
近年来,国内PCB行业为争夺眼前利益而相互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参加此次峰会的企业负责人都认识到,世界和中国的市场并没有因为相互压价而扩大,因此,这种做法应在行业内杜绝。
近年来,PCB的原辅材料、设备、水电及人工管理费都大幅上涨,而售出价格却不断下滑,表现在近几年全国的销售产量上升而销售额却下降,使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生产。因此,与会人士认为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率,逐渐形成行业的自律,使中国的印制电路行业得以健康、有序、平稳地发展。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