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家林朱江办学记
2007-11-10 00:00:00.0 来源:www.pppppp.com.cn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2003年秋,策划筹建印刷学院开始了。林朱江亲自担任学院董事会的董事长。在他输财兴学的行动感召下,社会各界人士,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企业家、厂长、技术员……等热心人,都来参与他办学的论证工作。漳州市教育局、漳州蓝田开发区管委会,更在申办程序、土地转让等具体事项上给予大力的支持。经过多方的论证和探讨,一帧宏图渐渐地在林朱江董事长脑海中展现。但要实现这个宏图,这时候他最急需的是懂专业的高校老师来协助他制订合乎规范的办学方案。
由于他素来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因此,结识了许多知识界、学术界的朋友。这些知识界的权威有:
——留学德国的北京印刷学院院长助理、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教授许文才;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副院长、信息材料学博士、副教授魏先福;
——北京印刷学院包装工程系主任、副教授蔡惠平;
——印刷和包装工程学院教务处长、教授刘浩学;
——北京印刷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马韩增。
这些印刷教育界的专家教授得悉他办学意向,无不由衷地予以鼓励,并表示要竭诚襄助。
2003年底,林朱江偕董事会及筹备组一干人,直赴北京印刷学院,与许文才等人磋商:一、能否在吉马办北京印刷学院分校;二、办学初期北京印刷学院如何协助吉马解决师资问题;三、协助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编写教材;四、协助吉马学院进行管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图书实验室建设等。
以上各项,除办分校北京印刷学院无权决定外,其余各项都得到对方满意的承诺。
2004年2月,北京印刷学院许文才、刘浩学、马韩增等三位领导专程来漳州考察吉马的办学条件,同时审议办学方案。
5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委托教育局,组织了以漳州职院朱国辉院长为组长的漳州市高校设置专家考评组,到吉马学院进行设置的全面考评。北京印刷学院也派了田世英书记、魏先福副院长、蔡惠平系主任参加考评。考评后,经市长会议研究,同意吉马学院设立申请,并呈报福建省教育厅。
10月,北京印刷学院向董事会举荐任威烈等六名教授,实地来吉马考察,感于林董事长的公益心,他们都欣然接受来吉马学院服务的敦聘,并投入实质性的筹建活动。
在吉马彩印公司办公楼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向风慕义”四个字。这“向风慕义”,既是表彰林朱江的高尚行为令人向往、令人仰慕,也是林朱江向慕高尚事业的写照。正因为他有“向风慕义”的品德,才博得诸多有识之士、专家名仕,以及各级党政领导、行会组织的鼎力襄助。
任威烈教授就是在林董事长真诚感召下、在北京印刷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辞去有优厚待遇的工作,离开温馨的家,千里迢迢来漳州履吉马学院院长之职。同时,还带来一批优秀人才。
有名校文化的传承,有国内专家名流的支撑,吉马学院必将茁壮成长,结出硕果。
执着认真殚精竭虑
在一次与新招聘的大学生员工的讲话中,林朱江总经理从个人的成长历程,讲到吉马集团、吉马彩印的发展史,再讲到当前印刷包装业的发展趋势,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年青人说:
“你们要有理想,要有人生执着追求的目标,更要有认真的态度。认真比什么都重要。认真第一,聪明第二。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就会成功。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共产党就是最讲认真的。’共产党的座右铭也应该成为我们吉马人的座右铭。”
在吉马学院筹办的许多场合里,在办学进程艰难的关节眼上,在筹办人员情绪波动的时候,他常常用“认真”来表达自己的信念,与大家共勉。
说实在话,他办大学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给予正面肯定,褒扬之声不绝于耳;也有怀疑的议论:“办大学,谈之何易?以一家公司之力,能承担起巨额的投资吗?以几个没有经验的老教师,能把大学办起来吗?”
但是,林朱江是这样一种人:他认准了要做的事情,绝不会因褒扬而盲目乐观,也不会因困难而却步,更不会受非议所动摇。
他不信以一家之力办不起一所大学,何况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