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鹿O6铅?eh諎漳

2006-02-28 08:23:00.0 来源:-璃Q 责编:-Np7臦

     春节前,朋友来访,拎一盒茶叶,沉甸甸的,包装相当豪华。外面是一只厚厚的牛皮袋子,袋子里装一个衬着黄色绸布的精制木盒,木盒里有两个非常漂亮绘有龙的图案的陶罐,一称,足足8斤,而陶罐里的茶叶却很一般。如此华而不实,令人唏嘘!

    其实,重视商品包装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不要走样、走极端。大家都记得,我们曾经因为不注重包装,优质的中国商品显得土里土气,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卖不出好价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聪明的国人很快改变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学会了用精美的设计、漂亮的包装,让优质商品更吸引人。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许多商品包装迅速从简陋走向豪华、超豪华,近年来甚至出现了盒子比礼品贵、茶叶比茶罐贱的种种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内容”的怪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加上有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物,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有的可以再生利用的没有得到再生利用,本来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源,却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资料显示,在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占到了30%。北京市每年产生近300万吨垃圾,其中60吨为可以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在我国,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仅次于水质污染、海洋湖泊和空气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源。过度包装带来的问题,是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

    如何遏制过度包装?许多国家都从环境保护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角度,以重典乃至立法来施治。我国消费者协会也曾明确指出,只要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和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的30%,就可判定为“商业欺诈”。然而这类规则的威力十分有限,刚性远远不够。已经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国家大法,为保护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目前与其相配套的、结合行业实际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执行起来,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阵风或者一场“战役”过后,问题照旧;或者这个行业、某种商品的过度包装问题遏制住了,其他行业、其他商品问题依旧。

    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同年7月6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实施节约包装材料的政策措施”。因此,首先应当尽快制定出台一套专门治理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绿色包装运行机制,区别不同重点行业,制订包装“过度”标准,从质量、材料、体积上加以规范和约束,从源头上限制过度包装和欺诈性包装。其次,应当利用税收杠杆调整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从经济的层面对包装强制“瘦身”。让企业有章可循,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让消费者明白消费。第三,应当明确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指标,建立全社会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机制,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彻底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垃圾公害。

    惟其如此,才是遏制过度包装,杜绝资源浪费的根本之策。
分享到: 下一篇:部分原料可能威胁人健康 食品包装企业需体检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