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文化频道> 文化> 正文

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印刷术“复活”

2005-04-05 00:00:00.0 来源:慧聪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一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因仅见于文献记载而缺乏相关实物印证备受质疑。甘肃武威市一位名叫孙寿龄的退休老人,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复活”了这种印刷术,为古人的记载提供了一个活的例证。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人们据此认为,在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发明了这种泥活字印刷技术。毕昇先用胶泥烧制成字,再在铺有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材料的铁板上排版印刷。

  然而,长期以来,这种古老的印刷术缺乏泥活字及其印刷版本的实物,引起人们对这种技术存在的怀疑。1987年,武威市新华乡亥母洞西夏石窟寺遗址出土了大量西夏文物。原武威市博物馆负责人孙寿龄随后对文物进行了搜集整理,从中发现一本西夏文经卷《维摩诘所说经》(下卷)。

  孙寿龄发现,这卷经书的印刷字迹颇为奇怪:墨色浓淡不均,标题混乱,字体歪斜、大小不均,页面行格竖不成行、横不成线。

  中国古代还有雕版、木活字、金属活字等多种印刷技术。然而,这卷经书完全不像是这几种技术的印刷版本。孙寿龄分析研究判断,这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泥活字印刷版本。

  为了证明这个判断,孙寿龄决定根据沈括记载的方法,烧制泥活字,印刷《维摩诘所说经》(下卷)。孙寿龄说,烧制泥活字并非易事,此前也有些人进行过尝试,但鲜有成功者。他对选好的胶泥进行了沉淀、揉压,刻出的字用10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烘干、预热,然后逐步升至800摄氏度左右,使之陶化。孙寿龄说,自己从开始研究泥活字到最后正式刻字、烧字、印刷等,前后历经10多年,最终成功烧制出几千个泥活字,并印刷出古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专家们认为,孙寿龄的成功尝试,使泥活字印刷术重新“复活”。
 

分享到: 下一篇:高科技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建成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