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中国数字出版走向深水区

2008-03-12 09:15:36.0 来源:猫扑科技 责编:张奕波

 

3、POD

POD(按需出版)曾被预言为将彻底颠覆传统出版业发行模式的技术之一。在2007年,按需印刷悄然走近。商务印书馆、中国标准出版社、石油出版社、冶金出版社、气象出版社等都在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对按需出版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不俗进展。

目前国外的POD设备主要有施乐公司的Docutech、HP公司的INDIGO、IBM公司的In-foprint、日本的柯尼卡美能达bizhubPRO和圣?路易斯公司的“图书生产者1号”,国内最著名的有方正印捷POD系统。它们的印刷速度为每分钟几百页,完成一本书的印刷、装订和切边仅需5至15分钟。

按需出版对于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丰富现代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成本的降低以及许可问题的解决,其前途值得期待。

4、阅读器

2007年,阅读器领域最重要的事件是亚马逊推出电子阅读器,据说有Google的参与。在国际上,电子书阅读器开发商著名的有日本的索尼、荷兰飞利浦、美国的e-ink和日本松下。而在国内,电子书阅读器开发商则有方正科技、南开津科、广州金蟾、广州博朗。这些厂商在2007年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很多厂商该业务是否还继续还很难说。

与阅读器功能接近的还有电子纸,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另一项新应用,就是电子纸产品的不断问世。目前最成熟的产品当属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发的“电子纸”,厚度仅为0.1毫米,可适度折叠、卷曲,具有图像记忆功能、彩色,一改以往对比度低、只能显示黑白文字等缺陷。各传媒巨头普遍认为,“电子纸”在节约印刷成本、环境保护、缩短新闻发布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专业的电子纸、电子阅读器因价格昂贵、携带不便,一直不被人们所看好。不过,当亚马逊“Kindle”阅读器于2007年11月20日推出时,一时吸引万千目光聚焦其身,人们期待它能像IPOD拯救唱片业一样,改变并拯救日渐萎缩的传统出版业。

问题篇

1、法律依然滞后

2007年,数字出版行业较为令人关注的是版权纠件。因为法律环境的滞后,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七位知名作家状告书生”和的“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都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了业界的焦点话题。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逐步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己在数字版权以及互联网版权方面的权益。

我国对于网络出版的法律法规迄今为止只有两部,一部是新闻出版总署在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另一部是2002年新闻出版署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这两部法律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来说,可谓“年代久远”。由于技术发展在前,关于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产业链上包括作者、出版单位等都了解较少,作者和发行单位之间缺乏授权的畅通平台,缺乏法律的有效保护和畅通的版权授权途径,使得初期培育了市场的技术支持商地位尴尬,某种程度上,这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2、技术标准统一难

技术标准是一个长期的难题,新闻出版署的官员也经常提及。2007年,该问题虽然不是热点,却依然是业界数字出版专业人士讨论较多的话题。

在数字出版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Adobe的PDF、知网的CAJ,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格式,电子书业没有行业通用标准和格式。标准不一致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这也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这可能是阅读器市场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人建议,新闻出版署理应设立数字出版标准化组织,和厂商共同努力,制定通用数字内容标准。

 

分享到: 下一篇:2008年造纸价格上扬将波及印刷业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