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文化频道> 社会>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中国股市2009:不能忘却的7个月

2009-09-24 09:30:05.0 来源:证券日报 责编:涂运

  1. 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鼓与呼 超前传递高层声音

  进入7月份,新增贷款急剧增加的势头备受关注,一些专家和媒体频频发表主张“微调”或者“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观点。对此,《证券日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流媒体的使命感,及时组织和发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析文章。

  7月9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专稿《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动摇, “微调”仅是建议》,对业界流传的一些误导性言论作出澄清。文章强调,通胀预期尽管存在,但现在并未形成现实的通胀压力;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7月10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专稿《经济企稳向好,对货币政策的浮躁从何而来》。文章以翔实的论据阐释说,微调“中间目标”不等于调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可转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才是真。文章强调,尽管经济出现诸多的积极信号,但总体上仍处于“回暖阶段”,还没有进入“稳定复苏阶段”,谈“上升”为时过早。在这样的时刻,轻言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缺乏现时理由,也可能会贻患将来。

  7月11日,《证券日报》在二版显著位置刊发评论文章《当前为何不宜提“微调”货币政策》。文章的观点异常鲜明,“在经济刚刚出现企稳向好势头之时,提出要对现行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无论如何是不妥的”。

  文章认为,保持充足流动性是宏观政策主基调,股市上涨、经济复苏都还很脆弱,此时调整货币政策容易“瞎折腾”;“鉴于经济的复苏现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因此改变。市场不必为一些议论感到恐慌”。

  这组系列纠偏文章可谓振聋发聩,超前和及时地传递了中央高层关于货币政策不能动摇的声音。网络媒体竞相转载,有效地对冲了业界流传的一些“杂音”,发挥了主流媒体应有的作用。

  7月13日,新华网在首页头条刊发专题《温家宝40天五提财政、货币“双政策”不动摇》;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关键时期,宏观政策须稳定》的评论;人民网在首页头条刊发同题专题。中央重点媒体推出的这些评论和专题传递的主要意思是:要毫不动摇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7月23日,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7月24日、28日、29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3次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回首《证券日报》在7月9日至11日连续做出的重点报道,编辑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预先研判是准确的,组织推出的报道是超前和及时的。

  这组文章同时也受到了高层好评。(闻 达)

  2. “给每人发1000元”大讨论

  2009年1月21日,《证券日报》用整个头版的位置再加A4版面的大部分位置,刊发社长谢镇江与副总编辑张亮撰写的《关于“给每人发1000元”的深度思考》长文,引起社会各界强烈而积极的反响。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各大网站及众多媒体显著位置竞相转载,央视论坛、凤凰网、搜狐、网易等就此展开网上调查及辩论。

  2009年春节前夕的1月23日晚,谢镇江社长还作客凤凰卫视《凤凰全球连线》直播节目,与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等共同探析“给每人发1000元”话题。

  这篇近万字的深度思考文章鲜明指出,“我们坚信,对中国13亿人口每人发1000元,这不仅仅是扩大消费最直接、最有效、最简单、最有力的办法,也是熨平社会贫富差距,让人人真正分享改革成果最直接、最有效、最简单、最有力的办法”。

  讨论也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呼应。2009年2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特殊的办法,我认为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我们一些城市,比如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

  接着,《证券日报》迅速推出《商务部一语定调 发放消费券期待“国家计划”》、《从“给每人发1000元”到“出台消费券国家计划”——谈如何落实“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两会”代表热议消费券 “国家计划”国民牵挂》等一系列分析文章及专题,同样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消费券发放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各地发放消费券日趋火热,发放规模、范围及方式等不断出新。

  “给每人发1000元”大讨论起始于2008年12月17日。当日,本报总编辑陈剑夫以笔名发表题为《刺激消费,直接发钱又何妨》的文章。次日,刊发读者来信《给每人发1000元,为什么不可以》,随即《给每人发1000元,为什么不可以?——民主建言》大讨论如火如荼展开。十名学者更是以联名的方式在讨论中提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民众发钱”的鲜明观点,并对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探析。

  从建言“给每人发1000元”到“出台消费券国家计划”,历时两个多月的大讨论,伴随广大读者的积极反响和社会各界的阵阵呼声,必将在历史上留下较深的印迹。(朱宝琛)

  3. 2009年“两会”上的《证券日报》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各路媒体竞争的重要舞台和重要环节。2009年3月,《证券日报》在这个舞台上“唱”出了特色,“唱”出了影响。

  第一,围绕大局,强化特色。

  应对危机、努力保八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话题。既扣住大会主题,又凸显了财经报道的特点,是证券日报报道的一大特色。

  一线采访记者和编辑部后方,在几个时间节点上推出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报道和评论:3月3日政协会议召开当天,刊发《资本市场将随着春风而暖意融融》的评论;3月4日,结合资本市场关注热点刊发《政协开幕大会盘点印花税、村镇银行、国储粮三项提案》的会议报道;3月12日,刊发《总理定调,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力稳资本市场》的专版报道;3月14日,刊发了《证券日报》记者亲历温总理记者会的《现场侧记》。

  第二,围绕热点,强化高端。

  3月4日,刊发了独家采访政协发言人赵启正的专访《中国没有金融危机,不要陷入认识误区》,该报道成为次日股市上涨的重要诱因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与新华社记者联合采访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的报道《秦皇岛煤炭港存量印证经济确实出现回暖》,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被认为是提振经济信心的权威性报道之一。

  第三,围绕专业,强化辐射。

  将大众化话题与专业报道结合起来,以此提高专业报道对于普通读者的辐射力。

  3月5日,刊发《从“给每人发1000元”到“出台消费券国家计划”》的述评;3月7日刊发《代表委员热议消费券,“国家计划”国民牵挂》。

  第四,围绕新闻,强化言论。

  开辟《“两会”新观察》专栏,每日刊出。其中,《请代表委员们为中国股市“大胆说话”》、《股市一好,黄金万两》、《发放消费券对A股有三重意义》等评论,发挥了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冀 远)

  4. 股市信心的“发动机”

  2009年以来,《证券日报》坚定地为中国股市恢复信心和稳定发展鼓与呼。

  针对市场的真实状况,编辑部在扎实采访、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推出了一系列传递积极信息、排疑解难、鼓舞信心的评论和报道,得到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回应。

  春节前夕,各方对于来年股市的预期十分飘忽,莫衷一是。为此,2009年1月5日,在上证综指尚徘徊在1800点一线之时,《证券日报》编辑部推出《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发出2009年上证综指可望达到3600点一线的预测,在次日见报。

  1月14日,本报又在头版刊登题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维护和提振股市信心》的评论员文章,旗帜鲜明地呼吁倡导“落实中央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维护和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市场稳定运行,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月2日,是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本报及时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提振中国股市有必要有条件有可能》的评论员文章,明确阐述通过政策支持可以提振市场信心,恢复市场活力。

  此外,2月3日刊发《总理“起床就问股市”,燃起投资者希望烈焰》的评论;1月17日刊发《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是保增长的重要抓手》;3月12日刊发《总理定调,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力稳股市》。这些报道、评论刊发后,经过网络转载,对于澄清认识,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投资者对于数据的热衷是天然的,然而,如果对数据出现片面解读甚至误读,则直接干扰投资者信心。针对资本市场这一特性,本报及时回应了相关数据误读。1月23日刊发《冬天里的9%预示股市即将春暖》;2月11日,刊发《中国股市“不差钱” 》;2月19日刊发《理性很重要,悲观不可取》。

  针对市场对IPO重启引发恐慌的负面解读,本报6月6日刊发《重启IPO能吸引多少资金入市》一文,对前六次重启IPO后的一个月内市场情况加以深入分析,指出重启IPO只是心理影响,有力地化解了投资者“IPO恐慌症”。

  市场不断向好,但伴之而来的是“市场恐高症”。对此,本报在6月4日刊发《准确把握新一轮“牛市循环”的两个逻辑》,在7月8日刊发《读懂中国股市走强的四个“为什么” 》。两篇评论很好的疏解了投资者的困惑,很好地帮助投资者树立了正确的中国资本市场理念。(张志伟)

  5. 大盘走势的“瞭望哨”

  “创造、发现、分享——中国价值新坐标”作为《证券日报》的办报理念,时刻鞭策着编辑部同仁关注市场、研判市场,与市场同行。

  2009年以来,本报市场报道超前研判,为投资者谋划投资提供了必要的参考。1月5日,在上证综指尚徘徊在1800点一线之时,证券日报编辑部推出《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发出2009年上证综指可望达到3600点一线的预测,在次日见报。

  1月20日,本报头版刊发《各路资金“匀速入场”,A股增结构性机会》,对新增基金账户数持续增加、基金重新进场增仓、QFII排队踊跃入市等数据加梳理,指出“市场已经不再是虚弱不堪,其内力、生命力正在恢复增强”。

  从“大小非”的减持情况也能看到市场变化的端倪。本报2月5日头版刊发《宽松货币政策立竿见影,解禁股洪流变细流》,分析了大宗交易活跃程度开始下降,意味着市场将走强。

  2月14日,在大盘站上2300点关口时,本报刊发《看好中国经济是主因,“牛头”行情有望延续》的分析文章。指出政策驱动和资金充裕是本轮“牛头”行情的两大鲜明特征;“牛头”行情尚未结束。

  2009年以来,一些热衷于“空头”分析的人士不断发出警告,称某某点位就是上半年的高点。3月27日,大盘从1664点反弹已经超过40%,剑指2400点的前期高点。针对“究竟是熊市反弹还是牛市开端”的疑问,本报次日刊发《按熊市反弹来投资, 按牛市开端来规划》一文。文章认为,A股市场正处于近年来最有利的政策环境中;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往往提前体现经济的拐点。

  关于本轮行情性质,文章明确指出,尽管目前仍有不少人还是不太看好指数继续上涨,但市场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悄然的逆转,开始了新的艰难的熊转牛的历程。

  面对市场的种种困惑和迷茫,本报市场研究和报道团队以其敏锐的触角、深入的调研,前瞻性地做出了一系列特别报道,得到市场各方的充分肯定和认同。(张志伟)

  6. 机构动向的“探照灯”

  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多个角色:既是风向标——其资金流向的风吹草动都被关注乃至效仿;又是投资品——上市金融机构也是各类资金的追逐对象;还是最普通的公司——其经营运作等也必须符合市场和各方监管的要求。因此,《证券日报》十分注重对机构动向的报道和挖掘。

  2月20日,本报推出《斥资逾3亿狂买38只蓝筹,瑞银再度凶悍出手》的报道,就瑞银席位借助大宗交易平台“出击”蓝筹——合计买入38家沪深蓝筹3604.26万股股权作出分析,指出“瑞银最为看好的还是金融股——合计15家金融股几乎占据了买入名单的半壁江山”。

  2月27日,本报刊发《大宗交易露玄机,神秘资金涌向金融股》,指出“大宗交易近期对于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股的关注或许提示了经历近日大盘调整后即将崛起的行业和板块”。与当时的大宗交易形成呼应的是,银监会、保监会都明确了金融业的良好发展态势: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当时曾表示,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较上年增长30.6%;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当时也曾表示,2008年中国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增长39.1%。

  其后,金融股二级市场的表现验证了本报报道的前瞻性和深入性:一二月份上证指数处于谷底,且3月份上证金融指数大涨17%,以大盘股的身份远远跑赢上证综合指数。(张歆)

  7. 坚定唱多中国经济

  进入7月,对于中国经济走势以及经济刺激的效果成为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证券日报》分别在7月4日、7日推出《中国经济181天回望:“中药”御“西风” 股市水先暖》和《高层频发信号:中国经济已赢“第一回合”》的专稿。

  这两篇专稿刊出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相继重点刊发。迄今为止,这两篇稿件仍然作为新华网《聚焦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专题》的重点文章受到推介。

  早在1月6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中,就乐观预期中国2009年GDP可以实现8.5%的增长。

  3月4日,刊出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的专访《中国没有金融危机,不要陷入认识误区》,3月5日,刊发以分析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为主的《 温总理17个“难”字透露五层积极信号》的评论。3月6日,刊发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独家采访《中国经济数据二季度将比一季度好》。

  本报还先后就房地产行业、钢铁行业等进行专题报道,扎实分析经济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报道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动向,坚定地鼓舞信心,为提振经济、共克时艰提供舆论支持。

  7月份推出的相关重点报道是在半年多报道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新情况作出的。7月4日整版刊发的《中国经济181天回望:“中药”御“西风”,股市水先暖》专题,描述和分析了上半年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不凡经历,充分肯定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剖析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抗压性”、“可回旋性”。

  7月7日刊发的《高层频发信号:中国经济已赢“第一回合”》一文,进一步分析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已经率先赢得一城,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文章还充满自信地说,“经过近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卓有成效,而且其中蕴含了外界不能完全看懂的东西。这便是我们的独到之处”。(冀远 马红雨)

  8. 回应市场热点 正面引导

  今年以来,《证券日报》针对市场热点话题及时做出回应和分析,对一些观点和主张进行了必要的批驳。

  1月13日,针对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质疑声,本报在头版《今日视点》栏目发表了《回应设立平准基金三大质疑》一文。对所谓的平准基金“会造成新的政策市”、“不能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去救助证券市场投资者”、“操作问题难以解决”等三个疑问各个击破。

  有媒体得出监管层担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结论。针对这个问题,本报2月18日头版头条刊发了《银监会调研并非针对股市 票据融资剧增尚属正常》一文。本报通过各方渠道了解到,监管部门派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是例行工作。对于信贷资金的猛增,该报道也给出了答案,“票据融资的加大只不过是市场需求大,企业希望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从银行借到钱;而相对短期贷款,票据融资既方便又便宜”。

  5月25日,有学者发出了“目前A股市场已完全泡沫化”的观点。针对此观点,5月27日,本报在头版《今日视点》栏目刊发了《“A股完全泡沫化”属无稽之谈》一文,予以批驳。

  文章指出,“据本报统计,目前我国A股市场总市值前20名的上市公司,其市值之和占到A股总市值的47%,而平均动态市盈率只有26倍。按照这个数据,我们的A股市场远不至于完全泡沫化了吧?”

  6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根据5.8万亿的贷款规模,计算出约1.16万亿的信贷资金流入到了股市上,这一论断马上在坊间引起了热议。为此,7月9日,本报在头版刊发了《不应该制造“1.16万亿信贷资金入市”假象》一文。文章提出,“诚然,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是不合规的,但是,这是资金的趋利性使然,“原罪”不在股市。问责应该在信贷源头与去向的规范与监管。”(傅苏颖)

分享到: 下一篇:“断头路”支撑交通万亿投资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