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政府推“电商换市” 从客流转移到信息流
2013-12-10 11:37:27.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编:江佳
- 摘要:
- 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围绕市场做生意,在过去30多年里逐步成为义乌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但如今,曾经红火的商贸城日渐门庭冷落,红极一时的“义乌模式”正在经受时代考验。拯救市场,寻找一条保持发展的新路,是摆在义乌人当前最大的历史任务。大商城会死吗?电子商务是唯一的出路吗?
“实体市场将长期存在”
虽然对于义乌全面拥抱电子商务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不争的事实是,电子商务在义乌的贸易占比中越来越重。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成为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
据义乌市委外宣办对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交易规模方面,今年上半年义乌电子商务总交易额39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内贸网购交易额131亿元,外贸网购交易额33亿元,外贸B2B交易额161亿元,内贸B2B交易额66亿元。
电商工商登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义乌全市登记在册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达10064家,同比增长103.3%。
在这股电子商务大潮中,小商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面临着自身转型升级和推进市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义乌商贸城的管理者,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商城集团”从去年10月开始便开始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义乌购”。
“义乌购”为义乌商贸城内所有的商家免费开设线上店铺,市场经营户可以通过平台自动翻译工具,发布英文商品信息,海外买家也可以通过“义乌购”浏览市场7万家商铺的产品和图片,在线直接下单交易。作为“义乌购”平台的延伸服务,商城集团创新提出了“B2R”模式,通过一站式仓储批发网络,跳过中间环节,把义乌市场的商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据“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介绍,目前在“义乌购”上发生的外贸业务占比达65%以上,“义乌购”依托义乌商贸城,在外贸业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因为在通关及物流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尚主要依赖邮寄小包裹的方式,如果要继续做大,仍然需要多方面的突破。
对于网络平台是否会弱化实体店铺,王建军认为,从长远看,义乌的物理市彻是会长期存在,因为“义乌市场商铺聚集扎推,除了展示功能之外,还起到内部信息沟通的作用,就像很多产业的聚集区一样”。
新模式、新产业和新矛盾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除了推动义乌市场转型外,也加快了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义乌电商快速发展中,涌现了一批如真爱网仓、优鲨衬衫、浪莎袜业、汇奇思百货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时,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就把吸管放到网上卖:“通过网络推广,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进来了。”目前,他的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成交。
翁荣弟对电子商务也早有涉及。“昨天我们在网络上就卖了80万双。”10月24日,翁荣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按照目前浪莎日产袜子100多万双的产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量,已经占据浪莎袜的大半江山。在2012年,浪莎品牌在电子商务同行业类目中的占有率达到20%以上。
翁荣弟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快递、第三方平台、摄影、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第三方仓储等产业不断出现并形成规模,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此外,电商融资产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义乌的小商户与大企业、线上和线下、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都将长期共存。义乌所寻之路,正是为了厘清这些关系,并逐步发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方式。
汪向东在对义乌向电商转型做出的努力评价是“初见成效”:“这些步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原本线下的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拓展到线上;二是可突破线下实体经济继续发展必然面对的制约如空间要素;三是为电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等等。”
虽然对于义乌全面拥抱电子商务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不争的事实是,电子商务在义乌的贸易占比中越来越重。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成为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
据义乌市委外宣办对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交易规模方面,今年上半年义乌电子商务总交易额39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内贸网购交易额131亿元,外贸网购交易额33亿元,外贸B2B交易额161亿元,内贸B2B交易额66亿元。
电商工商登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义乌全市登记在册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达10064家,同比增长103.3%。
在这股电子商务大潮中,小商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面临着自身转型升级和推进市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义乌商贸城的管理者,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商城集团”从去年10月开始便开始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义乌购”。
“义乌购”为义乌商贸城内所有的商家免费开设线上店铺,市场经营户可以通过平台自动翻译工具,发布英文商品信息,海外买家也可以通过“义乌购”浏览市场7万家商铺的产品和图片,在线直接下单交易。作为“义乌购”平台的延伸服务,商城集团创新提出了“B2R”模式,通过一站式仓储批发网络,跳过中间环节,把义乌市场的商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据“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介绍,目前在“义乌购”上发生的外贸业务占比达65%以上,“义乌购”依托义乌商贸城,在外贸业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因为在通关及物流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尚主要依赖邮寄小包裹的方式,如果要继续做大,仍然需要多方面的突破。
对于网络平台是否会弱化实体店铺,王建军认为,从长远看,义乌的物理市彻是会长期存在,因为“义乌市场商铺聚集扎推,除了展示功能之外,还起到内部信息沟通的作用,就像很多产业的聚集区一样”。
新模式、新产业和新矛盾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除了推动义乌市场转型外,也加快了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义乌电商快速发展中,涌现了一批如真爱网仓、优鲨衬衫、浪莎袜业、汇奇思百货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时,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就把吸管放到网上卖:“通过网络推广,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进来了。”目前,他的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成交。
翁荣弟对电子商务也早有涉及。“昨天我们在网络上就卖了80万双。”10月24日,翁荣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按照目前浪莎日产袜子100多万双的产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量,已经占据浪莎袜的大半江山。在2012年,浪莎品牌在电子商务同行业类目中的占有率达到20%以上。
翁荣弟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快递、第三方平台、摄影、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第三方仓储等产业不断出现并形成规模,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此外,电商融资产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义乌的小商户与大企业、线上和线下、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都将长期共存。义乌所寻之路,正是为了厘清这些关系,并逐步发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方式。
汪向东在对义乌向电商转型做出的努力评价是“初见成效”:“这些步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原本线下的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拓展到线上;二是可突破线下实体经济继续发展必然面对的制约如空间要素;三是为电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等等。”
-
相关新闻:
- ·网络印刷:资金投入和盈利模式必不可少 2013-12-05 10:09:00.0
- ·大趋势:传统制造业要拥抱互联网? 2013-11-22 11:42:04.0
- ·爱达森制版:电商思维再升级 新装备力促新格局 2013-11-21 14:12:3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