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需要乐凯?
2007-12-26 00:00:00.0 来源:《环球企业家》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婚内生活
在即将度过50周年纪念日的乐凯空旷的工厂内,少有惹人注目的新建筑。一间由巨大的铝扣板搭建而成的巨型厂房则见证了这场历时四年的合资演变,它如今仿佛是被人随意抛弃的遗腹子一样孤独地矗立着。作为整个柯达与乐凯合资合作项目中投资最大、工期最长的工程,这条内置新型乳剂生产线(AEC生产线)整整建设了四年。其生产线规模堪称庞大——制造胶卷所需要的各种工序一应俱全,其产品既供应改造后的乐凯涂布生产线,也供应乐凯汕头工厂生产线。由柯达负责工艺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和调试,乐凯负责大楼及公用工程。
但双方在调试安装设备过程中就渐渐感到了不快。这条生产线仅在今年二月份才完成了合同双方约定的产品工艺认证,虽然柯达已经承诺要帮助乐凯在保定和汕头各建一条乳剂生产线,但乐凯事后发现,这两条生产线由柯达设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两条彩卷生产线改装而成,数年前就被淘汰停产。至于柯达设在美国的生产线,却搬迁到了其设在厦门的工厂。
柯达对此讳莫如深,并以仪器虽然并非全新但性能仍保持稳定来加以反驳,并解释说,柯达每年都会对设备进行翻新维修,整套控制系统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在柯达看来,这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丝毫不逊于全新的机器。
即使如此,由于胶卷行业不可避免的颓势,这条重金购置的生产线现在仅一个月的产能就可以满足乐凯全年的用量需求,余下的产能则可能被永久性闲置。
柯达在距离这条生产线百步之遥的办公大楼内设立了办公室,最多时候,有30多位技术专家和工人帮助乐凯调试各式各样的机器、有针对性地改进工艺配方。柯达还向乐凯提供一整套的培训体系,包括柯达操作系统(KOS)、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黑带”和“绿带”、HSE(健康、安全、环保)规范,以及财务和市场等方面。
乐凯的技术工人们发现,柯达胶片技术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确技高一筹。比如胶片显影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硝酸银,其价格十分昂贵。尽管乐凯胶片片基上该成分的单位面积含量比柯达的要高很多,但显影效果却并不和其含量成正比,反而不如柯达的稳定。这些差距的发现也让乐凯获益良多。
不过,为了能够独立掌握这些核心技术,乐凯从一开始就拒绝从柯达全部拷贝其由软件到硬件的技术方案,只同意引进关键设备来消化吸收柯达整套技术。这种顾虑显然已有前车之鉴——早在柯达与中国感光行业全面合资的“98协议”之前,厦门福达胶片厂曾投资1.6亿美元引进了柯达的全套生产线,汕头公元胶片厂也投资2.2亿美元引进了富士的全套设备,单单是年折旧费用就高达上亿元。而且由于关键的乳剂配方以及核心原料必须要向外方购买,利润在对方眼中几乎是透明的,这使得柯达、富士得以通过核心配方及原料来遏制中国企业的竞争。而乐凯只是花了1000万美元引进关键的涂布设备,而后通过消化吸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