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经营能否为印刷企业带来一线生机?
2008-03-18 08:53:5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蔡依玲
启示二:开发企业量贩业务
印刷企业把开发业务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有业务企业才有发展,把业务量做大依靠的是经营理念的创新,量贩式的经营理念也许可以为企业广开业务来源。
当然,并不是要企业去生搬硬套超市的做法。其实现在很多印刷企业已经在运用量贩理念,为企业发展打好了基础。譬如说企业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自己的生产特色,寻找到对应的业务渠道,有了长期的批量生产任务;配套原材料也是由专业渠道低价位量贩购进,甚至是代理配送,实现零库存等等。
在量贩的字典里批量就是效率,就能产生利润,企业的生产特色就是量贩经营的通行证。教科书的批量印刷、烟标酒标的批量印刷、报纸杂志的批量印刷以及其他印刷品的批量生产等。
无不透出量贩经营的效果。正因为印刷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就更要运用量贩经营方式为发展印刷生产服务。只有这样做批量业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要节能,节约一张纸、一滴油、一度电;更应该向经营管理要效益,改变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我们产业大局的需要。
启示三:寻找开拓共赢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赢是市场营销的最好选择,黄金价位是赢利双方共同追寻的目标。印刷工价问题之所以是个热点话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就是没有寻找到一个双赢方案。
在现实生活当中,买卖双方往往受传统定价的左右,对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缺乏认识,或者说定价的双方都是各为其“主”。
就拿教材印刷来说,习惯了计划经济定价的印刷企业总希望行政部门制定一个统一的工价标准,孰不知市场经济,工价标准也只能是个指导价,还得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变化因素、物价指数的涨跌、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其中和批量大小,即量大从优的价值理论有一定关系。价位的一刀切是不现实的。
而出版部门有时候对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视而不见,一味用低价位压印刷企业,甚至连国家限价部分的损耗也都一股脑地让印刷企业埋单。这样的状况是很难实现双赢产业链整体发展的。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