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五问头部科技出版单位深度融合“深”在何处?

2021-11-30 10:32:08.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张晓丹

摘要:
当下,出版单位融合发展已经迈入深水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11月20日在京召开科技编辑融合出版研讨会。

  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多数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收入纵向与自己比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不过从数字出版收入占各社总收入的比重来看,融合出版还任重道远。虽然各家没有披露这个数字,但据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谢寿光在前不久的数字出版人才论坛上介绍,中国最领先的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达不到20%,而发达国家出版公司的这一比例大多在60%。这一数字也在刘九如的发言中得到印证,他在研讨会举办前调研了3家国外同行,其中国际知名的教育出版公司培生目前数字化业务已占到公司收入的60%以上。


  另一个数字也让人难以乐观。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会上提到,前不久发布的《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11781.67亿元,其中与传统出版相关的仅94亿元,只占0.8%。他说:“这说明出版单位融合发展空间还很大,当然压力也很大。”


二问:顶层设计怎么做?

答:从纸电一体迈向知识服务


  出版单位在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时,应该抱着什么样的认知?张立科说:“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认为在新技术的浪潮面前,传统出版机构很难有大的作为,悲观失望,焦急等待;更不要妄自尊大,认为自己占据了某些领域或者某些行业的重要的内容资源,就能变得不可取代。”


  回溯人邮社数字化实践活动的具体案例,张立科提出了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化的3个“有利于”实践标准和“三步走”发展战略。3个“有利于”实践标准,即出版单位应该以“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是否有利于带动现有传统出版物的销售”“是否有利于产生实际的数字业务收入”构建出版企业数字化新体系。“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阶段、纸电一体融合出版阶段与线上线下一体化知识服务阶段。张立科表示,目前人邮社已经基本完成前两个阶段的数字化进程,第三个阶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人卫社坚持把数字化战略定为核心发展战略。据杜贤介绍,人卫社在2013年就制定了《人民卫生出版社数字出版战略规划(2013—2020)》,构建了“124811”的融合发展顶层设计。这8年来,人卫社实现了多个跨越:打造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建成全球首个专业慕课平台,成立人卫开放大学,实现融合出版,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全面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


  2016年做产品提供商,2020年做产品+内容提供商,2025年将做产品+内容+服务提供商,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对自己数字出版工作的定位。据清华大学出版社文泉学堂项目主管温韫辉介绍,2021年年初,清华社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提出了“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数字出版战略目标,制定了五大发展战略和五大业务方向,以及10项主要任务及重点平台建设。


三问:数字平台怎么搭?

答:构筑统一大平台是必由之路


  在研讨会上,多家出版单位代表讲到了各自建设的数字平台。而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家出版社在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多个分散的平台向统一平台的转变过程。


  清华社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过程中,建设了文泉书局、智学苑、益阅读、智学堂等多个教学服务平台。温韫辉分析,不同的平台独立提供服务,但也面临新问题:平台之间互相孤立,导致用户体验差;平台核心功能复用性差,导致产品实现成本高。

分享到: 下一篇:北京市将筹建2022北京新闻中心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