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汉王不惧“群雄并起” 打造电子书全产业链

2010-12-14 10:00:13.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责编:江佳

摘要:
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力,政策门槛设定,电子书行业有望从“群雄并起”走向“战国争霸”。
  【CPP114】讯:占据电子书阅读器6成市场份额的汉王科技开始建设内容平台,占据网络文学6成市场份额的盛大文学开始打造电子书阅读器。在龙头企业发力全产业链之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正式认定了21家企业“电子书业务资质”。

  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力,政策门槛设定,电子书行业有望从“群雄并起”走向“战国争霸”。

  资质门槛

  首批资质名单公布当天,新闻出版总署召开了首批获准电子书业务资质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包括了人民出版社、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涉及数字内容生产、内容发布及设备制造,覆盖了电子书整条产业链。

  据悉,“电子书业务资质”分为4项,分别为电子书出版资质、电子书复制资质、电子书总发行资质、电子书进口资质。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等4家传统出版社获得电子书出版资质,汉王科技、盛大文学等13家企业获得电子书复制资质,8家企业获得电子书发行资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等5家企业获得电子书进出口资质。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表示,分类下发牌照,希望企业能够按照审批的业务范围,依法生产和经营,规范电子书生产市场。孙寿山强调,电子书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是并举的,取得业务资质并非一劳永逸,对于违法违规或不符合年度核验条件的企业完全有可能被取消资质。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表示:“首批获准电子书业务资质的企业,要为电子书行业树立标杆、做出榜样,尤其是要在自主创新方面一马当先、奔腾在前。”

  电子书业务资质的认定,意味着行业洗牌即将开始。

  早前出台的《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已经提出,未来几年,新闻出版总署将通过积极制定电子书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相关标准及配套措施,促进内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推动电子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对此,汉王科技副总裁、电纸书事业部总经理王邦江表示:“洗牌的观点可能说得太残酷了一点。”他认为,目前有很多技术和生产实力都不够的企业参与到阅读器市场中,产品问题很多,导致用户体验口碑比较差。同时在内容方面,很多资源也都很低劣。《意见》出台对于整个行业的整合重组都是有好处的。

  而此次电子书业务资质准入的制定,将大多数实力一般的企业从事电子书行业的愿望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这些企业都具备一定实力,比如注册资金2000万元等。如果资质门槛能够推行下去,将是对绝大多数没有入选的小企业的一个打击,行业洗牌或将上演。

  全产业链

  电子书行业的未来是什么?刘迎建表示:“前3年靠终端,中3年靠平台,后3年靠内容。”内容的丰富性将决定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

  为此,电子书行业的领导企业都按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为未来布局。

  2010年3月,盛大文学对外推出云中书城。据悉,云中书城拥有300万部作品、1000余种电子期刊杂志,每天更新一亿字。陈天桥将其比喻为 “数字图书商城”。“在这个超市里,我们摆上了非常规范的货架,消费者可以到这儿选购商品,内容提供商可以将自己的商品摆上货架。”陈天桥如此描绘。

  后3年的事情忙乎完了,盛大文学开始补前3年落下的功课。近期,盛大文学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每台售价999元,希望依靠低价抢占市场,从而弥补下游终端的缺失。

  作为目前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汉王科技也敏锐地观察到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趋势背后的利润。
分享到: 下一篇: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施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