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期待独角戏变二人转
2011-06-01 08:44:4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传统图书和数字出版一定是你死我活么?第二十一届书博会上,这个话题被演绎成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观“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赢”。
【CPP114】讯:传统图书和数字出版一定是你死我活么?第二十一届书博会上,这个话题被演绎成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观“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赢”。
作为全国最大的“书市”,书博会的主角也从传统图书的独角戏,变成了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同台的“二人转”。
在29日上午举办的一场关于“数字阅读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的讨论上,一个数据让关注出版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我国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上升到2009年的300多亿,并且在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首次超过传统图书出版业产值。
而本届书博会上,数字阅读更是备受重视,几乎每个大展区都有相关展示,集中展现当下所有最新出版的数媒产品。数字出版的异彩纷呈,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现场,有的展位通过ipad展示数字新产品,有的展位内建立三网融合创新教学平台,有的展位利用光学影像技术制作了用手虚拟翻页、用脚踩变换页面的图书,还有通过3D技术、四维影像技术可看、可听的立体图书。
业内人士说,数字阅读凭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势,改变大众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图书转移到“数字”上来。
民营图书行业的领军人物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认为,现在中国的数字出版、电子阅读,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瓶颈问题就是盗版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将会极大地加快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出版发展前景广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2011年制定的我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将数字出版列入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全部新闻出版产业总产量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国内外众多通信企业、终端厂商、书商纷纷抢滩入市,希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产业链各方在抢滩电子阅读市场时,也在寻找有效的突破口和产业模式。
除终端外,内容层面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来自本届书博会的各种信息显示,目前国内较具实力的厂商寻求与传统出版商合作及自建内容平台,拟通过“终端+内容”的模式打造电子阅读器市场的iPhone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电子阅读时期的赢利点或将从“硬件”转化为“软件”增值服务,依靠提供优质内容及增值服务来获取赢利将是正解。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亚非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传统出版不会消亡或者减少,而是会和数字出版一起共赢。“技术商是你有什么他就编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基本核心的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出版人是导演的理论,“书是技术舞台,我们导演好内容为各种产品服务。也就是说,出版社要拥有自己的基本技术队伍,从编故事,到融合,到投资,然后到自己的研发队伍,这才是下一步发展出版业的业态、结构发展方式。”
黑龙江出版集团董事长李久军认为,传统出版活力依然有,30到40岁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还是看书,书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的是电脑、阅读器。传统出版必须要跟数字出版融合,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开拓、下功夫,下了功夫以后我们就会对传统出版,对纸质出版具有作用。“现在卖书是通过网上的技术来卖,这对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当然,传统出版在面临着转型困难、人才匮乏的同时,数字出版也面临着产业链赢利模式不清晰、数字背景下的版权如何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无疑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共生,进而融合、渗透,最终提升、共赢,共同担负起实现文化大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介绍,“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业将呈现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融共赢发展的新格局。在新技术的带动下,新媒体、新业态迅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新闻出版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
柳斌杰说,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传统出版要在全国各地区建立流通渠道,连接全国物流中心,打造五个平台:一、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二、建立物联网平台,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在全国进行书刊配送。三、树立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平台。四、以新华书店的品牌为依托,在全国建立数据交换平台。五、建立数字出版物投递和收费平台,传统出版业要强化版权收费制度,同时也要主动积极的融合数字新技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两方力量叠加,才能达到双赢。”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辽宁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又有重大突破
融资上市迈出新步伐 出版业激涌“上市潮”
数字出版业迈入专业细分市场
京东当当借图书价格开战 出版业无辜成最大受害者
作为全国最大的“书市”,书博会的主角也从传统图书的独角戏,变成了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同台的“二人转”。
在29日上午举办的一场关于“数字阅读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的讨论上,一个数据让关注出版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我国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上升到2009年的300多亿,并且在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首次超过传统图书出版业产值。
而本届书博会上,数字阅读更是备受重视,几乎每个大展区都有相关展示,集中展现当下所有最新出版的数媒产品。数字出版的异彩纷呈,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现场,有的展位通过ipad展示数字新产品,有的展位内建立三网融合创新教学平台,有的展位利用光学影像技术制作了用手虚拟翻页、用脚踩变换页面的图书,还有通过3D技术、四维影像技术可看、可听的立体图书。
业内人士说,数字阅读凭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势,改变大众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图书转移到“数字”上来。
民营图书行业的领军人物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认为,现在中国的数字出版、电子阅读,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瓶颈问题就是盗版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将会极大地加快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字出版发展前景广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2011年制定的我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将数字出版列入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全部新闻出版产业总产量的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国内外众多通信企业、终端厂商、书商纷纷抢滩入市,希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产业链各方在抢滩电子阅读市场时,也在寻找有效的突破口和产业模式。
除终端外,内容层面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来自本届书博会的各种信息显示,目前国内较具实力的厂商寻求与传统出版商合作及自建内容平台,拟通过“终端+内容”的模式打造电子阅读器市场的iPhone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电子阅读时期的赢利点或将从“硬件”转化为“软件”增值服务,依靠提供优质内容及增值服务来获取赢利将是正解。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亚非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传统出版不会消亡或者减少,而是会和数字出版一起共赢。“技术商是你有什么他就编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基本核心的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出版人是导演的理论,“书是技术舞台,我们导演好内容为各种产品服务。也就是说,出版社要拥有自己的基本技术队伍,从编故事,到融合,到投资,然后到自己的研发队伍,这才是下一步发展出版业的业态、结构发展方式。”
黑龙江出版集团董事长李久军认为,传统出版活力依然有,30到40岁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还是看书,书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的是电脑、阅读器。传统出版必须要跟数字出版融合,我们必须在技术上开拓、下功夫,下了功夫以后我们就会对传统出版,对纸质出版具有作用。“现在卖书是通过网上的技术来卖,这对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当然,传统出版在面临着转型困难、人才匮乏的同时,数字出版也面临着产业链赢利模式不清晰、数字背景下的版权如何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无疑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共生,进而融合、渗透,最终提升、共赢,共同担负起实现文化大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介绍,“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业将呈现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融共赢发展的新格局。在新技术的带动下,新媒体、新业态迅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新闻出版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
柳斌杰说,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传统出版要在全国各地区建立流通渠道,连接全国物流中心,打造五个平台:一、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二、建立物联网平台,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在全国进行书刊配送。三、树立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平台。四、以新华书店的品牌为依托,在全国建立数据交换平台。五、建立数字出版物投递和收费平台,传统出版业要强化版权收费制度,同时也要主动积极的融合数字新技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两方力量叠加,才能达到双赢。”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辽宁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又有重大突破
融资上市迈出新步伐 出版业激涌“上市潮”
数字出版业迈入专业细分市场
京东当当借图书价格开战 出版业无辜成最大受害者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