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局长李一昕,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印刷复制处处长、二级巡视员路洲,发行处二级调研员杜建方,以及上海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曾原等一行,到访了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博斯特上海”),就包装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工艺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调研。博斯特大中华区瓦楞纸箱与折叠彩盒业务总监黄进平、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总监翟进及研发总监王呈杰等出席了此次调研活动并参与座谈。

01 深入交流:从“孤岛”到“互联”,重塑行业生产力


在交流环节,黄进平以博斯特集团“自动化、数字化、可持续性和连接性”四大战略支柱为蓝图,详细阐述了“塑造包装世界的未来”这一愿景,引发了调研组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探讨。 博斯特着重介绍了其核心数字化工具BOBST Connect云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能通过大数据实现设备的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提供了MES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 李局长一行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重点围绕设备数据接口如何与企业ERP、MES等上层管理系统无缝连接,实现工单的数字化传递,以及如何利用工业大数据从根本上提升设备OEE(整体设备效率)和优化用工成本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细致了解。 针对当前市场对定制化的柔性生产需求,以及对大规模、标准化的高效追求,调研组详细探讨了博斯特的智造模式。黄进平解释,博斯特已将功能定制化转化为标准化的选配模块,通过“搭积木”式的策略构建设备,这既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与成本可控,又确保了生产线的高度柔性,为客户提供了兼顾效率与多样性的最佳解决方案。 博斯特强调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博斯特上海工厂自1995年规划建厂到1997年投产以来,已成为博斯特集团全球制造网络的重要一环。博斯特上海本土研发团队的成长,以及由中国牵头开发的新产品正利用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持续的研发迭代能力反向供应全球市场,实现了从“来料组装”到“以国内为基点辐射全球”的战略升级,这一将中国制造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得到了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02 走进车间:探寻高品质背后的制造奥秘


座谈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前往博斯特上海生产车间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了解其先进的生产制造体系。李局长一行对博斯特全球统一的制造标准、精益化的生产流程表示高度关注,并详细询问了企业在装配工艺、零件制造和品质管控方面的具体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和检测流程,博斯特上海生产总监翟进介绍,公司始终坚持采用全球统一的严苛标准进行零件的精度控制,这是保证设备高速、高精度运行的基础。 考察中,李局长一行近距离观摩了设备的装配过程,对工程师们严谨的装配手法和规范的流程管理给予了认可。这种精益求精的装配工艺,是博斯特上海制造实力和高品质的体现。 整个车间环境的整洁有序、流程的规范化,体现了博斯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致力于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密的制造,确保每一台博斯特设备都达到全球顶级水平。 

03 技能演示中心:体验创新设备与高效性能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博斯特上海的技能演示中心。在这里,调研组观看了博斯特近年新推出的明星设备——SP 106 AER模切机的现场演示。 通过设备的演示,调研组进一步了解了博斯特在印后加工设备上的创新能力和制造工艺。这款设备配置了最新一代非接触式精密套准系统ACCUREGISTER,打开模切烫金工序全面进入电子规的时代。 此外,该机型全方面配置自动化套件保障高精度高效率生产落地,并将生产工艺完全数字化,搭接BOBST Connect云服务平台,可摆脱传统人为模式,实现对印后工序的生产智能化管理。

     此次调研,充分体现了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对印刷包装行业高端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肯定了博斯特“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成果。博斯特上海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继续以创新驱动,共同推动中国印刷包装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