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计划》明确指出,要构建“以数字化能力评估为基础,以数字化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管理服务为支撑的‘评估牵引—创新突破—服务护航’三位一体印刷业数字化赋能体系”;到2027年,推动形成骨干特色企业迭代领跑、规上企业稳盘升级、中小企业分步递进的印刷业数字化贯通体系。

在这一蓝图中,“分步递进”是赋予广大中小型印刷企业的关键发展策略。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对于受制于资金与空间的中小企业而言,理解并践行“分步递进”的升级路径,关键在于找到那个能以最小投入撬动最大效益的支点。在印后加工流程中,劳动最密集、自动化需求最迫切的清废环节,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突破口。

核心痛点:效率与成本的双重困境

清废,作为模切后的独立工序,其核心任务是将模切后的成品与废边高效、精准地分离。然而,至今仍有许多企业中依赖于传统人工清废,由此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1效率极低,速度慢:

人工分拣节拍慢、清废效率低,成为整条产线的“短板工位”。

2成本高企:

清废岗位属于典型劳动密集型,需配置多名操作工;随着最低工资、社保缴费连年上调,企业人工成本逐年增加。

3质量波动:

手工操作依赖经验,力度不均,容易导致产品拉毛、破损、或清废不干净(有毛边),影响成品的美观和后续自动化包装。

4用工难,人才供给侧萎缩:

岗位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青壮年劳动力从业意愿低,“招工难、用工荒”现象持续加剧。

5存在安全隐患:

手工清废需要使用钩子、撬棒等尖锐工具,稍有不慎就容易划伤产品甚至伤及操作人员。

自动化升级:清废环节的转型价值

引入全自动清废机不仅是工序替代,更是印后体系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其优势体现在多个层面:

01生产效率提升

机器清废速度可达人工的数倍,瞬间打通生产瓶颈,使生产效能得到完全释放。

02显著降低人工成本

一台清废机可以替代 2-4名甚至更多的清废工人。企业不再需要为繁重的清废工作支付高额的人工工资和管理成本,长期来看,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03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

机械自动化操作,力度均匀,能确保废边完全分离,产品边缘光滑无毛刺,极大降低了在清废过程中对产品造成的拉伤、撕裂等风险。每一张产品的清废效果都保持一致,保证了最终成品的高质量和统一性。

04改善工作环境,解决招工难题:

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从事技术性更高、更轻松的设备操作或质检工作。工作环境变得更安全、更“体面”,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员工。

05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 缩短交货周期: 生产效率的提升意味着能更快地完成订单,满足客户紧急的需求。
  • 承接高难度订单: 对于小盒型、复杂盒型或大批量订单,手工清废几乎无法完成或成本极高,而清废机可以轻松应对。
  • 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清废机是印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可以与模切机、糊盒机等设备联线,构建无人化或少人化的“黑灯车间”,这是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破局利器:快易达全球首创移动式全版清废机

kyd-1080c+
KYD-1080A
KYD-1080/1300型

针对以上痛点,温州快易达机械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移动式全版清废机(KYD-1080C+,KYD-1080/1300、KYD-1080A)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解决方案,以“柔性清废”理念重新定义印后自动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契合“分步递进”策略的解决方案:

灵活布局,释放空间价值

设备可作为“共享清废工作站”,根据订单需求灵活调配位置,优化车间空间与物流路径,实现“一机多能”。

智能调度,响应复杂生产

具备一键换版与快速调机功能,适配开窗及异形产品、多朝向拼版,覆盖约90%印刷品类,有效支持多品种、小批量的动态排产。

分步投入,控制转型风险

企业可优先配置一台移动式全清废设备作为柔性核心,再随业务增长逐步扩充产能,减轻初期投资压力,避免产能闲置,真正实现“小步快跑”。

印刷业数字化的真谛,并非简单堆砌设备,而是构建灵活、响应迅速的生产体系。温州快易达的移动式全版清废机,正是契合这一理念的战略性工具。它在提升清废效率的同时,赋予车间前所未有的调度弹性和扩展能力,完美呼应《行动计划》中“分步递进、提质增效”的导向。

对于广大中小印刷企业来说,选择此类兼具效能与柔性的技术方案,不仅是突破当前清废瓶颈的务实之举,更是面向未来构建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推荐阅读

  1. 快易达机械探索差异化路径,以机车精神驱动智造升级
  2. 还在为废料堆积发愁?这款清废机让同行直呼真香!

来源:快易达清废超人